民族魂

民族魂
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!

记洒热血英名永铸的白超烈士

更新时间:2021-08-11 19:11:56点击:

白超,女,原名白秀蓉,又名白潮,1921年出生。祖籍河北省唐山市郑各庄。

1911年,白超的祖父为生活所迫,携眷离乡背井,流落到山东枣庄谋生,后在枣庄中兴煤矿当挖煤工人,从此定居该地。1928年,枣庄一带匪患成灾,7岁的她便又跟随母亲返回原籍避难。是年,就读于唐山市培英女子小学。初小毕业后,她回到枣庄考入中兴煤矿子弟小学。1934年考入徐州市文昌女子中学。次年转至济南建国中学求学。1937年又回到枣庄,入中兴职业中学读书。

白超少年时代,耳闻目睹了旧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,亲身经历了兵匪的抢劫骚扰,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、资本家的压榨剥削深恶痛绝,深切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平等,激发了她寻求真理的热情。特别是她在中兴职业中学读书期间,经地方党组织的引导和教育,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,悟出了产生社会弊病的根源,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。

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爆发不久,她满怀抗日救国的壮志,参加了党领导下的枣庄抗敌后援会,毅然投入到抗日洪流之中。她散发张贴传单,积极参加街头演讲、游行示威和募捐等活动。她还和同学自编自排了一些文艺节目,进行公开演出,借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淫威暴行,激发人们的民族仇恨,号召民众奋起抗日,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。

1938年1月,四川旅沪同乡会战时服务团进驻枣庄。地方组织为了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,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,决定将枣庄抗敌后援会宣传队集体并入战时服务团。白超等20余名宣传队员随即转入该团宣传队,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工作。在台儿庄战役之前,她踊跃参加了慰问前线抗日将士的活动。

3月18日,日军侵占枣庄,白超随同战时服务团撤离了该地。19日,转移到峄县大北庄,与郭致远领导的鲁南抗日自卫团第三中队会合。白超和宣传队员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又开始了新的工作。

经过革命斗争的磨练,年仅17岁的白超,政治上趋向成熟。面对战争和困难险阻的考验,她抱着革命必将成功的坚定信念,在抗日队伍中兢兢业业、努力工作着。一次,郭致远在召集宣传队员开会时,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:“同志们,我们干革命打鬼子,是很艰苦的,需要爬山、打仗和流血牺牲……”白超当即发言表态,坚定地说:“我们不怕爬山和流血牺牲。为了打败日本鬼子,夺取革命的胜利,困难再大也不怕!”充分表达了她那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
白超对待革命工作严肃认真,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进取心。对上级交给的任何任务,她总是不畏艰险、满腔热忱地去完成。台儿庄战役打响后,她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,和同志们一道深入农村,发动群众支援前方作战。她还积极参加了破袭临枣铁路、公路以及其它的支前活动,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,以实际行动支援了战役的进行。

1938年5月,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白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不久,党在鲁南建立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,她被编入第三大队,后又调至总队宣传队工作。一次,组织上让她承担演出《放下你的鞭子》的任务。她愉快地接受任务后,立即着手排练、演习。她反复阅读剧本,仔细揣摩每一个剧情,一字一字地背诵台词,一句一句地练唱曲调,力求达到演出的最佳效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演出时,她那甜润的唱腔,优雅细腻的神态,深深地吸引了台下的观众。她惟妙惟肖的演出,满怀悲愤地道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,唱出了东北三省同胞的苦难,颂出了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奋起抗争的精神。观众被她精湛的表演深深打动了,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和丑恶嘴脸,迸发出了抗日复仇的激情。

8月,鲁南形势进一步恶化,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奉命开始了艰苦的东征。白超顽强地跟着部队转战于大炉、山亭等地。9月,她被调入鲁中岸堤干校受训。11月,白超从岸堤干校毕业,分配到新泰县各界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负责妇运工作。不久,她和新泰县独立营政委李枚青相识,共同的革命志向促成了他俩的结合,两人于1939年初喜结良缘。他们的婚礼举行得简单朴素,新房是一间旧草房,御寒的棉被是县保卫局局长朱礼泉馈赠的结婚礼物。虽然环境恶劣、条件艰苦,但同志们的祝贺声,革命大家庭的温暖,进一步加深了他俩的感情。婚后不久,李枚青调任泰山特委第一大队政治处主任。

1939年下半年,白超调至莱芜县妇救会任副会长。她到达莱芜县时,适逢顽军秦启荣部已占据县城,县委机关转移到境内七区一带活动。在困难复杂的环境中,她和妇救会长张桂珍在县委的领导下,同心协力,密切配合,努力开辟泰莱公路以北各区的妇女工作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白超和同志们入村进户,广泛地接触各界妇女、进步人士及广大群众,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,耐心细致地讲解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的一致性,启发她们起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,为争取民族与妇女的解放而贡献力量。她还和同志们一道采取措施,加强基层妇救会组织的建设,使各区、村的妇救会得到了巩固、发展并日臻完善。为了提高妇女儿童的政治觉悟及文化水平,白超在各村举办识字班,成立抗日小学,组织广大妇女加入妇救会,投身到抗日的行列中。她们有的主动送郎送子参加八路军,充实壮大抗日队伍;有的不顾一天的劳累,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,为子弟兵做鞋袜、缝补衣裳;还有很多妇救会员,为了抗战早日胜利,以坚韧的毅力承担起生产与家务重担,并积极为子弟兵推碾磨面、筹办粮秣。在白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,莱芜县的妇女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。

1940年春,莱芜县妇救会会长张桂珍因病离职,白超继任会长,全面主持莱芜县妇救会工作。她为了莱芜县的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运动,无私奉献,辛勤工作,受到了同志们的爱戴,在群众中也赢得了很大的威信。

正当白超力展才华,为党勤奋创业之际,一场难以预料的灾难突然降到了她的身上。1940年冬,泰山区社会部以“托匪”罪名,将白超逮捕,对她进行了逼供式的审查。此时,她已怀孕数月,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。泰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枚青闻信后,怀着悲愤的心情,多次为亲密的战友、伴侣伸张正义。但最终的结局不仅没有救出妻子,反而使自己也因此受到了牵连,被撤销了中共泰山地委委员和敌工部部长等职务。

1941年6月,白超在囚房中生下了一个男孩。望着刚出世不久的瘦弱娇儿,她幸福地笑了。但想到自己身处戒备森严的囚房,她又痛苦地哭了。然而战友们并没有因此将她遗弃,在她被关押期间,战友们冒着受牵连的危险,一次次地走进囚房,劝她要相信党,事情的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,冤案总会平反昭雪。战友们的关怀,给她带来了温暖,增强了她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勇气。她坚信总有一天,党一定会给她洗清这不白之冤。

8月,泰山区社会部决定,把白超押送鲁中区继续审查。在途中,有人问她到鲁中区后做何打算,她坚定地回答:“我到鲁中区后,要揭发某某的错误!要控诉某某残酷对待革命同志的罪行!”谁能料到,这一正义的呼声,却招致了她那年轻生命的结束——白超不幸被杀害在赶往鲁中区的途中。这年,她刚满20岁。她的离去是如此仓促,以致无法告别患难与共的丈夫,未曾告别亲密的战友,未能辞别自己的父母兄弟,就连娇儿已经夭折她也一无所知。

1942年,中共山东分局,纠正了泰山区的“肃托”错案,公开为白超等同志平反昭雪,并追认其为烈士。历史的尘埃终于拂去,英雄的芳魂终于化作彩虹。事过44年后,莱芜市人民政府又为她补办了烈士手续。